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古宅

關燈
古宅

謝昭寧愕然一滯,也側眸睨著連璋,見他濃眉倒豎一副火冒三丈模樣,一時竟不明所以——他們與太子不睦已久,自元皇後病故,左右這些年總是這般過來的。

太子屏息半晌,緩過難堪情緒後淡淡釋出一聲輕嘆,兀自拉扯著唇角生硬一笑,似格外縱容連璋這莫名而來的壞脾氣,啞聲訕訕輕道:“罪過罪過,孤竟饒了二弟清夢——”

“佛在心中,不在嘴上。”連璋見太子一副平白受了欺辱卻仍強自寬宏模樣,簡直猶如火上澆油,“嗤”一聲嘲諷冷笑,毫不留情面續又脫口淩厲斥他,“你心不清不凈不誠,念甚麽佛?!”

太子:“!!!”

謝昭寧:“……?!”

那一語似尖刀直直插中太子胸腔還攪了攪,太子聞言愈加駭然,周身不住戰栗,剎那間似被連璋一語剝去了一層裹著佛家慈悲寬容的外衣,眉心隆出豎字川紋,眼神中隱著蓄勢待發的真怒,雙頰通紅,兩手死死揪著佛珠兩端,胸膛上下起伏。

謝昭寧眼瞅事態有異,不由正襟危坐,神色戒備,卻見他二人豁然四目相對間,連璋似只鬥雞般不依不饒,見太子雖怒發沖冠卻又似無言辯駁,悶聲長笑譏諷,斜眸不屑睇他,竟步步緊逼詰問:“怎麽?我說錯了?”

太子頓時目呲欲裂,兩頰肌肉隆起,似金剛怒目一般扭頭死死瞪他,車內氣氛一時劍拔弩張,連璋卻毫無懼意,唇角抽動間,又似蓄勢待發。

“二哥!”謝昭寧倏得出聲阻他。

連璋聞聲一頓,轉而冷冷睨著謝昭寧,卻見他眼神申飭似得肅然凝著他,蹙眉緩緩搖頭。

往昔舊事,歷歷在目,太子心中早已無佛,如今也只剩下一副唬人的皮囊而已,隨時隨地念佛誦經,原也不過是安自己的心,卻——平白玷汙了佛。

連璋未曾說錯,謝昭寧亦心知肚明,只這話,他們五年前既說不得,如今,便更加說不得了。

謝昭寧一副鳳眸雖生得狹長冷冽,似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卻溫柔斂盡世間的美好,幹凈又溫暖,連璋怔怔瞧著他眸中濃重的擔憂與關切已堪堪壓過了那些陳年的積痛,竟一瞬察覺適才因他佑護霍長歌而生出的慍怒,正因這一眼在緩緩消散。

連璋凝著謝昭寧眼眶驟然通紅,嘴唇反覆翕合半晌,方才抿唇住嘴,鬥雞般得模樣漸漸收斂,兩肩微塌,仰頭認命似得覆又靠回車壁,一副閉眸小憩模樣。

車內霎時恢覆寧靜,只聞太子壓抑著呼吸粗喘幾聲後,垂眸沈沈搖頭,豐唇輕顫間,似又無聲念了佛號。

又行過約莫一炷香,香爐中的山檀只露出一小截燃著橘紅火星的腦袋在外面,馬車出了城門越發搖晃得厲害,道路愈加難走起來,再過得小半時辰,方才停在京郊古宅門前,謝昭寧側眸於那簾縫之中窺見那扇深刻於兒時記憶的厚重朱門,眼神不由黯淡。

“臣恭迎太子殿下,大駕寒舍。”不待車身停穩,車外便有一道蒼老嗓音驟起,一字一頓鏗鏘有力,劃破車內沈寂。

那“寒舍”二字的尾音被高高揚起,又重重落下,莫名便似裹挾了些許的陰陽怪氣。

連璋眼都沒睜,直直落井下石般“嗤”出一聲冷笑,謝昭寧無奈輕嘆,太子面上雖不大好看,卻也不再理會他二人,起身一正衣冠,覆又一副寶相莊嚴模樣出了車廂、下得車轅。

那車下零零落落站著七八個老態龍鐘的男子,迎風凍得抖抖索索,花白胡子一顫一顫,為首老者率眾躬身作揖,雙手藏在大袖之中交疊端在胸前,眼神淡漠得覷著太子舉止莊重大氣得一步一緩,逆著寒風冬雪,似佛子臨凡。

“臣已老邁,腿腳不便,身子又總不爽利,閑賦家中已久,更是赴不得小年家宴,倒還累及太子殿下今年冒雪前來拜會。”那老人龐眉皓發,微見佝僂,瞧年紀似已古稀,套一身寬大三品文官朝服立於風中,便像是根竹竿撐著那衣裳,空空蕩蕩的,衣擺隨風“嘩嘩”飄動間,愈顯單薄瘦削。

“外祖父說的哪裏話,”太子似未聞出他話中輕嘲意味,只掌心扣著佛珠,垂眸與那老人雙手合十一拜,嗓音沈厚體恤道,“外面風大,咱們還是進屋說話去吧。”

那老人淡淡“嗯”聲一應,卻是未動,一雙混濁老眼雖直勾勾地盯著他,餘光卻是輕飄飄瞥向他身後,待那車簾再度撩起,連璋與謝昭寧自車內探出頭來,他鶴發雞皮似的臉上,方才隱約漾出些許溫暖笑意,稍縱即逝。

老人輕輕舒出口氣,卻是與他倆話也不說,只遙遙眺他二人一眼,便轉身率著那七八老者領著太子入府。

太子餘光瞥見他那欲蓋彌彰模樣,神色一瞬不豫卻並未發難,指肚越發扣緊了手中佛珠,一言不發跟在老人身後踏進門中,謝昭寧與連璋便也跟著過去。

他們甫一入了古宅,繞過照壁,迎面便是蕭瑟庭院,滿目厚雪壓枯枝,一派淒涼景象。

宅中安安靜靜,只偶爾有鴉雀於枝頭喑啞鳴叫一聲,小年節裏竟無多少人煙似的,一眼望去,空空蕩蕩,寒風卷動闌幹落雪吹入廊下,發出颯颯風響。

“有勞太子跑上一趟了,只如今宗族人丁雕敝,有富餘氣力經得起長途跋涉的皆已回了江南老宅謀求生路,眼下也只老臣與幾位孤寡固守府邸,怕是連湊出一桌與太子吃飯的人俱顯艱難。”那老人探手引著太子上了回廊,有意無意一句寒暄,卻是字字格外戳心,太子舉手投足雖雍容沈著,面上卻已現難色。

待他們一路進到前廳中去,廳中亦顯清寒,只垂手廖廖等著幾位命婦——二三老年、二三中年,想來確實湊不齊皇親國戚府中慣用的一張圓桌,比往年更顯蕭條。

自五年前古氏家主古昊英與其姊元皇後先後仙逝,古氏舊部也因此受到牽連,人丁本就不甚繁茂的宗族一夕傾頹,一年不如一年、一日不如一日,如今也只元皇後那年邁的老父身上留有三品學士的空銜,於太子母家壯著些許聲勢,不至於讓太子面上太過無光。

可那三品的虛銜對於一個老人而言,卻非榮光,不過一道枷鎖,將失女喪子孑然一身的他殘忍困在異鄉,不得於生前歸去故裏,與族人團聚。

老人待眾命婦與太子作揖問安,便探手著太子主位落座,又囑咐人上了茶點來,轉身卻見只連璋綴他身後跟著,並無謝昭寧人影,不由驚詫問道:“你三弟呢?”

言辭間頓顯親昵。

“廊下看——”連璋唇角一動,話未說完,便見老人已兀自輕嘆一聲,謹慎換了稱呼,又了然擺了擺手:“隨三殿下去吧,左右三殿下也算是在這宅院之中長大的,丟不了,開宴前再著人尋他便是了。”

那簡單一語似又戳中太子心底舊日傷疤,太子捧著熱茶小啜,見他二人只一問一答間便顯溫情,原想避嫌遮掩亦是徒勞無用。

太子面容於氤氳白霧後愈見黯然,不動聲色瞅著連璋應那老人一聲,下意識便想貼著他坐下,旋即又蹙眉起身,攏衣往自己右下手位置落座,不敢罔顧尊卑倫常。

侍婢上過茶點,魚貫而出,轉身反手闔上廳門,太子擡眸於那朦朧水汽之中便見廳門輕輕一開又重重合上,似將那微弱卻暖人的冬陽霎時夾斷在了門縫間。

前院,照壁後,謝昭寧果然直挺挺立在廊下那一排被厚雪壓彎了枝條的桂樹下,仰著頭一動不動,也不知在瞧甚麽,頎長身姿似青松臨風,半幅側顏玉似得好看,幹凈又溫潤,映著一輪高升的冬陽,越發襯得他少年華美又淡遠清峭。

只他周身卻似繚繞著濃重的寂寥與哀傷,蕭瑟寒風一起,繞著他周身一轉,便似要將那煢煢孑立的人影融進冷風裏化掉似的。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註1)

恍然間,似迎風送來這麽一句飄渺人聲,驟然響在耳畔,宛若謝昭寧身後正有瀟灑青年飲了酒,以一副玉箸敲擊著銅樽在吟詩,醉態萌發間愈見風流多情本色。

謝昭寧周身一震,霎時驚喜循聲側眸,卻見身後廊下空無一人,只餘寒風卷著滿地落雪“咻”然拂過闌幹。

他神情落寞一嘆,又垂眸理所當然似得自嘲輕輕一笑,便愈發惆悵得逆著那風吹來的方向轉身上了回廊,扶著朱紅廊柱緩緩行過半座府邸,越加進到後宅深處,眼前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無不熟稔於心。

謝昭寧直直走到後廂中一戶貼有封條的獨立院落前,方才停下腳步。

那院落頗為寬闊,院墻稍顯高聳,環墻栽有一片松樹,松果落得遍地皆是,七零八落得栽進平整的厚雪之中,也無人前來打掃。

周遭靜得駭然,杳無人煙,謝昭寧提著大氅下擺一步一緩上得門下臺階,手臂微微顫抖著半擡空中,蜷縮的五指漸漸舒展,貼在那冰涼潮濕的木門上運力一推,伴隨封條“刺啦”一聲四分五裂,那虛掩的院門也拖著刺耳的“吱呀”長響緩緩轉開半扇,露出院中真容——那天井中新雪疊舊雪,疊得厚厚一層,幾近瞧不出本來面目,似天地有意封存這院中草木磚瓦,便與它嚴嚴實實蓋了一層棉被一般。

謝昭寧負手入得院中,迎面便是一棵已枯死的高聳出院墻的柿子樹。

他怔怔仰頭,恍然熱淚盈眶,眼前一瞬似有數道人影攢動——

他瞧見盛夏時節,鳥叫蟬鳴,武英王於樹下教年幼的他與連璋習武練劍。

連璋文成武不就,手腳僵硬得像四截臨時接上的木樁子,一柄軟劍倒提手中武得磕磕絆絆,似只狗熊在跳舞。

連珠頭上頂著片寬大的荷葉臥在枝丫間,探手指著連璋捧腹大笑;

他瞧見深秋十分,天高雲淡,他被連珠攛掇著一同爬上墻頭摘柿子,脖頸上套著竹籃,戰戰兢兢一腳踩在樹幹上,顫顫巍巍得從枝頭小心翼翼擰下一個果子來。

連璋笨手笨腳爬上不墻,便仰頭緊張兮兮地張開雙手與武英王一同在樹下護著他,生怕他摔下來。

中都的柿子霜降前後才成熟,巴掌大小,紅嘟嘟又軟糯糯,似一盞盞可愛的小燈籠懸在枝丫間,連珠蹲在墻頭忍不住便就著手中果子咬一口,鮮紅鮮紅的肉汁好似蜜糖一般得甜。

連璋樹下饞得咽口水,武英王忍俊不禁,笑得雙肩不住得顫;

他瞧見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武英王於廊下生了火爐,爐中炭火裏隨意扔著把棗栗,棗栗生硬的外殼經不住灼燒,“嗶啵”聲響中裂開,一股淳厚而香甜的味道隨之蔓延,他們三人探著腦袋不由往爐前好奇湊近,險些讓火燎禿了額發。

武英王手忙腳亂與他們不住拍打發頂火星,簡直啼笑皆非;

他瞧見春暖花開,萬物覆蘇,北地燕王來了書信,武英王於書房案前拆了火漆,抖開信箋與他們一字一句仔細地讀,與他們描繪北疆風貌,與他們細數舊日袍澤,從未將他們只堪堪瞧做無知孩童;

他瞧見那院中的光陰一月月一年年,從初春到寒冬,四季輪轉,生生不息,他們於打打鬧鬧的溫馨歲月中也漸漸得長大;

他又瞧見那一年,春寒料峭,薄雪還未化盡,他正正十二歲,這宅院四周圍滿了人,披堅執銳的禁軍與虎賁營裏裏外外疊了怕是三層有餘,徹底堵死了武英王餘下所有的生路。

武英王懷中攬著一副女子衣冠奄奄一息躺在樹幹下,雖仍那般倜儻不羈得與他笑著交代後事,忍不住哽咽的話音中卻掩不住悲涼與哀戚:“昭兒,小舅這一生,再去不得北地了……那三州天高地廣,人心也生得寬闊,不似這中都,繁華下卻掩蓋得那樣的骯臟……若是、若是有朝一日,昭兒能去得那裏,便將小舅的骨灰帶去與霍玄,再替小舅問一句……至此一生,他、他可悔了?他可曾……有片刻的後悔……”

他可悔了?

那一聲非僅是詰問,原是武英王自己心底的悲嘆。

他想問霍玄悔了甚麽?他又悔了甚麽?是悔了曾經追隨連鳳舉起事?還是悔了為官於新朝?更是悔了肩上擔著皇親國戚的虛名,實則如同自負枷鎖,困守半生不得自由?

謝昭寧憶起往昔,心中不由大撼,竟一日更比一日感同身受起來,他怔怔望著這院主一生似亦要被這厚雪所掩埋,眼眶驟然通紅,眼底隱約蘊有淚意。

“就曉得你會來這裏。”謝昭寧身後倏然有人輕聲道。

他聞聲側眸,便見原是連璋立在蒼茫白雪下的朱門中,披一件純白狐裘,亦似不忍瞧那院中淒冷景象一般,只垂眸與他沈聲道:“要開宴了,外祖父著我喚你回去。”

話音未落,他已轉身走了。

謝昭寧再回眸依依不舍眺那院中一眼,壓下一腔哀慟與惆悵,方才隨他身後出去,仔細闔上了院門。

“吱呀”又是一場長響,那斑駁而厚重的朱門後,一位開國功勳的一生將再次被無聲掩藏。

謝昭寧隨連璋上得回廊,又轉去前廳,前廳裏安安靜靜,眾人已稀稀落落圍了圓桌沈默落座,只那老人與太子時不時話上幾句家常客套一二,隨意問詢些身體狀況,態度明顯敷衍,氣氛亦頗顯尷尬生硬。

太子掌中扣著念珠緩聲作答,禮數周全,擡眸見連璋與謝昭寧姍姍來遲,面上不豫神色一晃而過,便又縱容與他二人輕笑,擡手囑咐他倆入座,再與那老人微微頜首,示意開席。

席間氣氛亦難熱絡,眾人似與太子皆不親厚,只沈默用膳,間或有人關切一問連璋當值情形,連璋草草答上兩句,話頭便又中斷。

一頓午膳用得凝重端肅,人人俱不自在,待撤席之時,便隱約聞見有一籲氣似的清淺嘆息,似終於得以松泛些許的模樣,太子面色陡然難堪一瞬,便起身欲與老者告辭。

那老者也不假意挽留,徑直率眾親自送他三人出府,臨至府門,卻見管事行色匆匆於西邊跨院中小跑過來,先與太子作揖一拜,方聲淚俱下與那老者道:“小、小少爺那戰馬,怕是要、要不行了!”

他話音未落,老人竟長長一嘆,花白胡須抖抖索索間,眸中神色竟悲慟不舍到似要當眾失態老淚縱橫。

謝昭寧與連璋面面相覷,驟然不可置信般顫聲問道:“是……是小舅的追月麽?”

這府中不乏可被喚作少爺者,只管事口中的“小少爺”永遠只有一人,那便是老人幺子、元皇後幼弟——武英王古昊英。

管事聞言拈袖揩著眼角,輕應一聲,才與謝昭寧作揖哽咽回答:“回三殿下,追月年事已高,入得冬起便精神不振,眼下又已四五日不飲不食,適才嘔吐不止,恐是熬不過今日,要到頭——”

不待他話說完,謝昭寧竟扔下眾人不管不顧,轉身已往跨院馬廄奔去,薄藍身影似皚皚白雪間一道飄忽青煙,身法迅疾。

連璋一怔回神,眼眶霎時通紅,也要隨他過去,太子陡然便被遺落下來,正茫然不解,那老人覆又一聲長嘆,再展了臂要引他出府,些微佝僂著身子,只啞聲輕道:“還望太子莫怪,那追月原也是馱過兩位殿下的,如今既要……兩位殿下念舊,怕是欲送那馬兒一程了,太子還是自個兒先行回府吧……”

“嗯。”太子眼神晦暗一息,低應一聲,轉身出府。

連璋追著謝昭寧到得馬廄,擡眼便見廄中眾馬已被挪去其他地方,與內裏一匹通身毛發烏黑油亮、只額間正中留有一簇彎月似的白毛的老馬空出一片穩妥寬敞的空地。

那馬趴在地上厚厚一層草垛中,眼神些微凝滯,鼻息粗重,確實一副奄奄一息模樣,身前嘔出的一灘黃黃綠綠汁水中明顯混了白沫與血跡,氣味不大好聞。

謝昭寧便也合衣坐在它身旁,眼神悲憫得溫柔撫摸它耳後鬢發,追月稍一遲疑便認出他來,偏頭用鼻端親昵蹭他下頜,濕潤鼻息溫熱吐在他側顏,謝昭寧眼中不由聚淚。

追月原是一匹彪悍性烈的軍馬,隨武英王征戰多年,通達人性又忠心護住,自武英王仙逝,便再不允旁人騎它背上。

謝昭寧那時原想將它牽出古家養在宮中,追月卻無論如何不肯撤出古家馬廄一步,他也只能作罷。

這古宅他們為避其嫌,亦只得每年與太子一兩次時機探望,更別提探視一匹戰馬。

連璋瞧著地上那一人一馬親密模樣,眼前似也浮現幼時為武英王教習騎術的場景來:

他那時不過七、八歲,獨自一人騎在馬上,僵著身子閉著眼揪緊馬背上的鬢毛不放手,追月暴躁得後蹄不住往後蹬,想將它摔下來又礙於武英王安撫它的討好笑意,只耐著性子噴響鼻。

“璋兒松松手,只抓韁繩便好了,總得讓追月走起來。小舅在呢,你怕甚麽?”武英王便是這般說了,他仍趴在馬上瑟瑟發抖,面色蒼白,話也無法聽進去。

武英王啼笑皆非,見他著實懼得厲害,便攬著謝昭寧也跳上馬,連璋伏在他背後,謝昭寧窩在他身前,他一夾馬腹徑直攜了他倆撞出跨院後門去街上,縱著追月一路小跑至京郊。

京郊原有一座長長石橋,橋下又有一片湖,湖畔還有歌舞坊,天氣晴時,水流潺潺,總有美貌姑娘三三兩兩結了對子往水邊去浣衣,坊間歌姬白日得閑還常乘了小舟去游湖。

武英王瀟灑打馬經過時,那橋下少女便要仰頭揚了巾帕與他肆意一番調笑,便頗有“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的意思來。(註2)

那些舊事像是被裝進水缸裏的水,缸身一旦裂了縫,一滴水緩緩滲出後,便“嘩啦啦”得不住有水往外流,攔也攔不住。

連璋一時沈在兒時回憶中,竟似被裹挾著於那往昔歲月裏越走越遠,驟聞一聲高昂的“希律律”,方才一怔回神,卻正見追月靠著謝昭寧仰脖一陣嘶鳴間,便像要掙紮著起來。

謝昭寧詫異瞧它,伸手撫在它背上不明所以,它卻抖著四蹄顫顫巍巍站起身,側頭又不住得拱他的手,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神濕漉漉得盯著他,期待又焦急。

謝昭寧讓它不住得拱,仍是茫然,無措一息方才醒轉,只他遲疑不動,呼吸略有急促,眼神瞧著它愈發踟躕,直到追月似是惱了,將他使力拱得不由後退半步,他才眼眶通紅著咬牙徑直翻身上了它的背,似那些年中武英王時常做出的模樣,一夾馬腹,一人一馬撞開跨院虛掩的後門便縱身躍出去。

連璋於回憶中適才抽身,眼前一人一馬已陡然不見,他駭然一滯,忙又出去另尋了馬騎了轉身追過去。

只追月似一瞬湧出無窮氣力,仿佛回覆了往昔戰爭上的驍勇來,馱著謝昭寧飛快疾馳,恍似一道虛影奔跑於樹林兩側的官道間。

連璋打馬揚鞭,險些與護送太子車駕的隊尾禁軍撞上,稍一控馬頓足,竟再無法追上,眼睜睜望著追月徑直尋了路兀自上了石橋往下跑,眨眼失去了蹤跡。

石橋後原是一片草地,前朝時曾被權貴伐了樹木圈了去做跑馬場,遂頗為寬闊平整,他們幼時便常被武英王騎馬帶來此地玩耍,追月還會躺在草叢間翻身打滾,似與武英王在撒嬌。

連璋於後方追得吃力,下了石橋,便見那被瓊華盡數覆蓋的草地融在白茫茫一片天地間,已化為一體,萬籟俱寂,蒼茫大地正中停有一道薄藍身影,飄渺似仙又落寞孤寂。

連璋縱馬過去,翻身下馬,又見謝昭寧身下臥著追月。

追月雙眸禁闔,一動不動伏在厚厚一層白雪中,唇齒之間溢出白沫與血跡,謝昭寧合衣並膝坐在它身側,姿態似個安靜乖巧的孩童般陪著他珍惜的事物。

他聞見響動擡眸,眼前霧蒙蒙一片蓄滿了淚,卻是與連璋顫聲說:“二哥,追月死了,小舅留下的最後一樣東西,也沒了……”

他話音未落,平地驟起大風,寒風裹挾滿地碎玉似的白雪飛揚半空旋轉跳躍,似唱響了一首天地挽歌。

那一幕驟然將連璋又扯回了五年前,原親人離世的苦痛似一頭猙獰巨獸張開血盆大口追在他們身後一刻不曾停息,一年年一歲歲,直至今時今日。

加了一章男主~

註1: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東城桂三首》 唐-白居易

註2: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唐-韋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